2022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12月24日在京召開。會議提出,明年要全力保障能源安全,加快能源綠色低碳發(fā)展,加快推進能源科技創(chuàng)新,堅定不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,全方位拓展能源國際合作。
會議提出了2022年能源工作的重點任務——
繼續(xù)發(fā)揮煤炭“壓艙石”作用,有效發(fā)揮煤電基礎性調節(jié)性作用,持續(xù)提升油氣勘探開發(fā)力度,不斷完善產供儲銷體系,保障北方地區(qū)群眾安全溫暖過冬,加強能源安全運行預測預警。
加強政策措施保障,出臺《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》《“十四五”現代能源體系規(guī)劃》《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》以及各分領域規(guī)劃。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,在確保安全前提下,有序推進具備可靠條件的核電項目核準建設。
近兩年來我國原煤產量逐月變化情況(數據來源:國家統計局)
加快推進技術、裝備攻關,大力開展技術和產業(yè)創(chuàng)新。重點推動燃氣輪機、核電、可再生能源、油氣、儲能、氫能等重點領域技術攻關,力爭綠色低碳前沿技術取得突破。著力構建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,推進數字化技術創(chuàng)新。加快5G、區(qū)塊鏈在能源領域應用。
持續(xù)推進能源法治建設,加快制定能源法,修訂電力法、煤炭法和可再生能源法,推進石油儲備條例制定工作。
積極推動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、中俄原油管道等建設運行,高質量高標準建設好田灣、徐大堡4臺核電機組,推動打造更加緊密的中俄能源合作伙伴關系。推動中美兩國在能源安全、天然氣和新能源等領域開展對話交流。持續(xù)深化中歐能源務實合作。高質量推進“一帶一路”能源合作,深化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。聚焦重點國別、重點領域、重點項目,不斷提升合作水平,穩(wěn)步拓展風電、光伏、核電、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合作。
據了解,2021年,煤油氣產量齊升,能源生產供應能力持續(xù)提升。加強煤炭兜底保障,分類加快煤礦產能釋放,煤炭產量穩(wěn)步增加。12月份以來全國煤炭日均產量較9月份增加了200萬噸。加大油氣勘探開發(fā),預計全年原油產量1.99億噸、連續(xù)3年回升,天然氣產量2060億立方米左右、連續(xù)5年增產超百億立方米,頁巖油產量240萬噸、頁巖氣產量230億立方米、煤層氣利用量77億立方米,繼續(xù)保持良好增長勢頭。新增原油輸送能力1000萬噸/年、天然氣管輸能力4000萬立方米/日。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0億千瓦,能源結構調整加速。“一帶一路”能源合作走深走實,建立“一帶一路”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合作網絡,首批合作網絡覆蓋76家中外方成員單位。中俄能源貿易逆勢增長,前三季度貿易額達349億美元,占雙邊貿易總額的34.3%,成為穩(wěn)定兩國貿易的“壓艙石”。